永安研究丨玉米:供应缺口显现价格中枢上移_商贸会展_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入口_官网首页网址 
作者:竞博电竞官网首页网址 来源:竞博电竞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: 2025-06-27 浏览次数:1
0
永安研究丨玉米:供应缺口显现价格中枢上移

  4月下旬,国内玉米价格呈阶段性上行趋势,核心驱动源于产区库存见底引发贸易商惜售,致使市场流通量收紧,下游被动提价抢粮。库存结构方面,目前南、北港口虽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,但由于今年渠道库存偏低,在后期没有额外供应补充下,港口库存也将面临下行压力。海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截至3月,我国玉米及替代谷物进口量合计989万吨,较去年同期进口量锐减73.2%,明显低于市场预期,也低于我们对于今年进口量的评估。展望后市,进口玉米规模及替代谷物供应增量将成为市场多空博弈的核心变量。若增量持续低于预期,市场供应偏紧格局难以缓解,或将再次推动玉米价格上行

  玉米市场经历长达4个月的震荡行情后,终于在4月中旬迎来上涨行情。产地现货率先发力,带动港口价格同步走高。此番价格持续上涨,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因素:一方面,河南高温天气冲击新季小麦产量,市场因小麦与玉米的替代关系,对后续玉米供应短缺产生强烈担忧;另一方面,下游企业为确保原料库存稳定,纷纷展开抢粮行动,进一步助推玉米价格攀升。进入5月,国内玉米市场正式步入新旧作季转换的关键窗口期。截至目前,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下全国玉米售粮进度已完成96%,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。分区域统计,东北产区售粮进度已完成97%,华北产区售粮进度已完成93%,均处于近五年来的高位水平。如此高的售粮比例,预示着基层农户手中玉米库存基本见底,市场粮源已多数转移至贸易商及下游企业环节。然而,新季玉米上市仍需数月时间,在此供应真空期内,粮源供应变量将成为下阶段价格趋势的核心博弈点。

  从平衡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玉米市场呈现“产量稳定、需求波动、缺口依赖外部调节”的特征。产量端,近十年我国玉米培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,年均波动幅度不足2%。同时,在天气特征情况稳定背景下,单产水平也趋于稳定,使得总产量长期稳定在2.0-2.2亿吨。消费端,2016-2022年期间,受玉米深加工产能扩张及生猪存栏量增长驱动,玉米消费量稳步增长,至2021年达到历史峰值2.6亿吨。此后受深加工利润下滑及养殖行业去产能影响,消费量回落至当前2.5亿吨水平。综合看来,我国玉米长期存在供应缺口,2020年前主要是通过政策性储备拍卖平衡市场,随着储备库存出清,2020年后进口及谷物替代成为核心补充手段。近五年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稳定在20%左右,大麦、高粱等替代品年消费量约2500-3000万吨。当前产区库存处于历史低位,在国产供应增量有限的环境下,进口谷物的补充规模将直接决定市场供需松紧程度,成为价格趋势的核心变量。

  受玉米价格下行影响,本作季贸易商囤货意愿显著减弱,市场形成不在中间环节建库存的策略,导致流通环节隐性库存处于历史低位,粮源大多分布在于产地与港口。4月,北方四港玉米集港180万吨,环比骤降47.6%;下海223万吨,环比减少41.6%。海运减少一种原因是五一假期临近物流量下滑,另一方面是因为贸易商惜售导致市场流通量下滑。截至5月2日,北方四港库存425.9万吨,环比下降9.0%。尽管当下北港库存仍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,不过伴随产地粮源减少,后续到港将稳步下滑,作为市场供应关键节点,其仓库存储下降会支撑玉米价格上行。截至5月2日,南方港口内外贸玉米库存合计153.8万吨,环比下降7.4%。作为终端饲料消费的核心供应枢纽,其库存由北港转运及进口补充构成,饲料企业采购决策高度依赖其库存水平。鉴于国内玉米产量见底、进口量同比减少73.2%(3月数据),预计未来两个月南方港口库存将延续下行趋势,或降至近五年同期均值以下,加剧区域供应紧张预期,促使下游饲料行业积极备货。

  自2020/21作物年度起,进口谷物成为填补国内玉米供需缺口的重要一环。过去三年,我国年均谷物进口量超5000万吨,其中玉米约2000万吨,大麦、高粱、小麦等替代谷物约3000万吨,进口规模持续高于关税配额总量,印证国内供应存在长期缺口。受到国储库存见底叠加下游需求激增的影响,2020/21年度进口量爆发式增长至6038万吨(同比+300%),随后受消费增速放缓影响,进口量逐年递减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2023/24年度进口量再度回升至6037万吨,接近历史峰值,显示供需矛盾仍未缓解。目前,本年度进口节奏显著滞后,截至3月份,本作季我国进口玉米115万吨、大麦501万吨、高粱299万、小麦74万吨,合计进口仅达到989万吨,较去年同期下降73.2%。根据平衡表测算,仍旧需要约1600万吨谷物进口才能完全覆盖后续市场消费,平均每个月需要进口谷物约268.5万吨。考虑到国际市场供应不确定性及前期进口缓慢态势,我们大家都认为此目标较难达成,这预计将加剧旧作季后期供应紧张局面,或引发国内玉米及替代品价格波动风险。

  截至4月底,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可用天数达35.74天,同比增加5.41天,呈现出积极的存粮态势。自春节复工后,饲料企业便加速构建玉米库存。当前产区余粮持续见底,叠加进口节奏缓慢且存在不确定性,行业对新粮上市前原料供应短缺风险的担忧加剧。尽管国产小麦等谷物可作为玉米替代饲料,但考虑到供应稳定性不足的情况,饲料企业更倾向于构建较高的原料库存保证生产。基于此,预计饲料企业将持续维持积极的采购策略,以构建合理安全的原料库存。即便玉米价格会出现阶段性回调,企业也将把握价格下行窗口,逐步扩大库存规模,直至市场供应恢复充足水平。饲料企业这种防御性采购行为,将对玉米市场形成长期稳定的需求支撑。

  截至4月底,主流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为558.8万吨,同比减少15.4万吨。2023年四季度,深加工需求曾对玉米市场起到托底作用,但进入2024年后,受终端消费疲软影响,深加工行业对玉米的需求拉动显著减弱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4月底行业整体开机率仅为61.66%,较去年同期下降7.6%。当前,深加工行业面临原料成本攀升、加工利润持续压缩的困境,且成品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。在此背景下,预计短时期行业开工率难以明显提升,对玉米原料的需求也将随之走弱。未来,深加工企业或将通过减少采购量、优化库存结构等方式,应对成本与需求的双重压力。

  国内玉米市场正处于旧作季供应的关键节点,多重因素共振加剧供应紧张预期。无论是产区现货报价持续上调,还是南北港口库存呈现加速去化态势,均印证旧作季玉米库存已临近见底。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,替代端也面临多重约束。一方面,进口谷物节奏显著滞后,截至3月谷物进口量同比下降73.2%,远低于市场预期;另一方面,新季小麦受气候因素影响存在减产风险,使得传统替代渠道的供应潜力受限。尽管当前社会库存尚能满足短期消费需求,但在供应边际收紧的背景下,贸易商惜售情绪已逐步升温,叠加下游企业对未来供应短缺的担忧,预计将引发恐慌性补货行为。供需两端的非对称博弈(前端惜售、后端抢购)将形成价格上行的双重驱动,推动市场向新的供需平衡点移动。基于上述分析,随着旧作季供应压力的持续释放,我们维持对旧作季玉米价格的看涨判断,并着重关注新旧作季合约价差扩大的交易机会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最新新闻



公司简介

竞博电竞官网首页

竞博电竞官网首页成立于2010年12月,是温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国有企业之一,注册资本金50亿元。 竞博电竞官网首页入口主要承担我市粮食供应、农副产品供给配送、专业市场运营、会展经济、民办教育产业发展等服务百姓日常生活的业务经营;承担旅游和文化基础设施或项目开发、建设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。....

查看详细

联系我们

地址: 温州市瓯江路展银大厦
电话:0577-88198479
手机:4008-199-199